自動控制理論的發展歷程
本篇文章913字,讀完約2分鐘
自動控制是指應用自動化儀表或自動控制裝置來自動控制儀表或工業生產過程,以達到所需的狀態或性能指標。
1、經典控制理論
自動控制理論是一門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學科。它是自動控制科學的核心。自19世紀以來,麥克斯韋描述了20世紀初以后蒸汽機系統與調速器的線性常微分方程和穩定性分析。 Nyquist,Bode,Harris,Evans,Wienner,Nichols等的杰出貢獻,最終形成了經典反饋控制的理論基礎,并在20世紀50年代成熟。
其特點是傳遞函數是一種數學工具,采用頻域方法。主要研究了單輸入單輸出線性常數控制系統的分析與設計,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不適用于多輸入多輸出系統。解決,特別是對于非線性時變系統,它是無能為力的
2、現代控制理論
隨著計算機的出現及其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的應用,自動控制理論已經在更復雜和更嚴格的方向上得到推廣,尤其是卡爾曼提出的可控性和可觀測性的概念。在提出的最大值理論的基礎上,基于狀態空間分析(使用線性代數)的現代控制理論開始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
現代控制理論本質上是一種時域方法,其研究內容非常廣泛。主要包括三個基本內容:多變量線性系統理論最優控制理論和最優估計與系統辨識理論?,F代控制理論在理論上得到了解決。系統的可控性和許多復雜系統的可控性
3、智能控制理論
然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生產系統的規模越來越大,形成復雜的大系統,導致控制對象控制器和控制任務和目的越來越復雜,導致現代控制的結果理論?,F代控制理論在應用經典控制理論時很少遇到應用中的許多問題,影響其實際應用,主要有三個原因:
1)難以獲得準確的數學模型。這種控制系統的設計和分析基于精確的數學模型,而實際系統則由于不完整性,模糊性和非線性等不確定性。很難獲得準確的數學模型;
2)假設當對這些系統的研究過于嚴厲時,必須做出一些更嚴格的假設,這些假設往往與實際應用不一致;
3)控制系統過于復雜為了提高控制性能,整個控制系統變得極其復雜,不僅增加了設備投資,而且降低了系統可靠性。
在此背景下提出了第三代控制理論,即智能控制理論。它是人工智能和自動控制交叉的產物,是當今自動控制科學的出路之一。
標題:自動控制理論的發展歷程? ??地址:http://www.ytzhuobangwuye.com/article/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