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自動化技術:PLC的工作原理
本篇文章898字,讀完約2分鐘
當PLC投入運行時,其工作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輸入采樣,用戶程序執行和輸出刷新。完成上述三個階段稱為掃描周期。在整個運行過程中,PLC的CPU以一定的掃描速度重復執行上述三個階段。
?。?)輸入采樣階段
在輸入采樣階段,PLC以掃描模式讀取所有輸入狀態和數據,并將它們存儲在I/O映射區域的相應單元中。輸入采樣完成后,將轉移到用戶程序執行和輸出刷新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即使輸入狀態和數據發生變化,I/O映射區域中相應單元的狀態和數據也不會改變。因此,如果輸入是脈沖信號,則脈沖信號的寬度必須大于一個掃描周期,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讀取輸入。
?。?)用戶程序執行階段
在用戶程序執行階段,PLC始終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掃描用戶程序(梯形圖)。掃描每個梯形圖時,始終首先掃描由梯形圖左側的觸點形成的控制線,并且按照第一個左,右,第一個和第一個順序邏輯操作由觸點形成的控制線。然后下來。然后根據邏輯運算的結果刷新系統RAM存儲區中邏輯線圈的相應位的狀態;或者刷新I/O映射區域中輸出線圈的相應位的狀態;或確定是否執行梯形圖指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也就是說,在執行用戶程序期間,只有I/O映射區域中輸入點的狀態和數據不會改變,而其他輸出點和軟設備位于I/O映射區域或系統RAM中儲藏區域。狀態和數據可能會發生變化,上面列出的梯形圖,程序執行結果將在使用這些線圈或數據的梯形圖上工作;相反,下面的梯形圖,刷新的邏輯線圈的狀態或數據只能應用于上一個掃描周期中列出的程序。
?。?)輸出刷新階段
當掃描用戶程序結束時,PLC進入輸出刷新階段。在此期間,CPU根據I/O映射區域中的相應狀態和數據刷新所有輸出鎖存電路,并通過輸出電路驅動相應的外圍設備。這時,它是PLC的實際輸出。
相同的幾個梯形圖以不同的順序排列,結果不同。另外,掃描用戶程序的操作結果與中繼控制裝置的硬邏輯的并行操作的結果不同。當然,如果掃描周期所花費的時間對于整個運行來說可以忽略不計,那么兩者之間沒有差別。
通常,PLC的掃描周期包括自診斷,通信等,即一個掃描周期等于所有時間的總和,例如自診斷,通信,輸入采樣,用戶程序執行和輸出刷新。
上一篇:機械自動化設備優化研究
下一篇:自動化設備有哪些傳感器?
標題:工控自動化技術:PLC的工作原理? ??地址:http://www.ytzhuobangwuye.com/article/423.html